清明時節,長白山脈的積雪尚未完全消融,但鴨綠江畔的六道溝鎮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。白山邊境管理支隊六道溝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穿梭于阡陌之間,將警務工作延伸到田間地頭,用“藏藍春耕圖”守護著邊境轄區的平安與希望。 科技賦能,守好邊境“責任田” “發現異常足跡,請立即前往核查!”4月10日清晨,民警龐安順的警務終端突然響起警報。通過“智慧邊境”系統巡查,民警迅速鎖定某重點地段,及時勸阻了兩名抵邊耕作人員。這是該所創新“空中巡護+地面踏查”模式的一個縮影。 針對轄區56.5公里邊境線、16個抵邊村屯的特殊地理環境,派出所自主研發“春耕季風險預警模型”,整合氣象預警、農機分布、矛盾糾紛等7類數據,建立“紅黃藍”三色動態管控機制?!艾F在每天打開系統,重點巡邏區域、需要幫扶的困難群眾一目了然?!彼L王福山展示的系統上,不同顏色的標記隨著數據更新實時跳動。 服務前置,當好群眾“貼心人” 在砬臺村的木耳種植基地,村民張大姐捧著民警送來的《農貿法律手冊》感慨:“以前總怕收購商拖欠貨款,現在合同怎么簽、遇到糾紛咋處理,這上面寫得明明白白?!贬槍吘车貐^涉農涉邊貿易特點,派出所組織“春耕普法小分隊”,累計發放法律指南500份,開展“田間法治課堂”12場次。 在東馬村,民警龐安順的“駐村日記”里密密麻麻記錄著群眾需求:4月5日,幫助獨居老人王大爺聯系農機合作社;4月7日,協調農資公司為殘疾農戶送貨上門……這支由民警、村委、農技員組成的“春耕服務隊”,已累計解決實際困難12件,調解地界糾紛6起,轄區涉農警情同比下降62%。 聯防聯控,筑牢安全“防護網” 深夜的七道溝村農機存放點,由民警和村民組成的“星光巡邏隊”正用手電檢查農用車輛防盜措施。針對春耕期間農機具盜竊案件易發特點,派出所推行“十戶聯防”機制,為26臺農機安裝定位芯片,建立“一機一檔”管理臺賬。今年以來,轄區實現農機具零被盜,保障村民正常開展春耕備產。 在夾皮溝村廣場,民警正組織“春耕安全演練”,模擬農用車輛自燃、人員受傷等突發情況。村民老李在體驗滅火器使用后說:“這些技能關鍵時刻能救命!”派出所聯合應急、消防等部門開展的“平安春耕”系列培訓,已覆蓋轄區全部種植大戶。 警地融合,培育振興“新動能” 走進夾皮溝村的“警民共建示范田”,翠綠的幼苗在黑色地膜上整齊排列。這片曾經撂荒的坡地,如今在派出所協調下,由對口幫扶單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提供技術指導,村集體負責經營,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。民警韓金剛每周都要來這里查看作物長勢:“我們不僅要守護春耕安全,更要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力量?!?/p> 在派出所推動下,轄區已建立3個“邊境法治示范合作社”,培育12名“法律明白人”,打造出“高山藍莓”“江畔榛子”等特色農產品品牌。警地聯合建立的電商助農直播間,累計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100余萬元。 春潮涌動處,奮進正當時。六道溝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用沾滿泥土的警靴丈量為民初心,以科技賦能的智慧守護邊境安寧,在護航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,書寫著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的忠誠答卷。 初審:郭小宇 復審:石巍 終審:曹夢南 |